十年磨剑 东莞市五院神经内科跻身全市同领域前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下称“东莞市五院”)神经内科经过近10年的磨练提升,跻身东莞市神经内科前三甲之列,规模也在该院所有科室中居前,并于去年底成功获得市属“公立医院院长专项资金” (简称“院长基金”)重点专科建设补助。“院长基金共有30万元,分三年发放,每年发放10万元,使神经内科的科研工作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近日,东莞市五院神经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唐修明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科室医疗技术深受市民信赖,每月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数量居于全市前列。

  唐修明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他来到东莞市五院神经内科工作,一路默默耕耘,成长为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唐修明回忆说,自己初来乍到时,时任院长就非常有远见,引进了广东省第二台核磁共振设备。“我当时被院长的远见所折服,跟着这样的医院干,有希望”。

  工作之余,唐修明还曾在中山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深造。精于脑血管病(脑中风)、癫痫、偏头痛、眩晕症、帕金森病、脊髓病变等疾病诊治,对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唐修明,目前还是广东医学院临床兼职教授、广州医学院神经内科学教授。并且,他还对神经系统遗传、变性及免疫性等疑难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曾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神经内科诊断及鉴别》和《现代内科治疗》,还积极参与和主持科研工作,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与多名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渠道。

  唐修明介绍,东莞市五院神经内科之前属于大内科,2008年才独立出来。目前,科室编制病床达102张,重症病床10张,拥有德尔格Savina300呼吸机、菲利普无创呼吸机、三维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肌电图/诱发电位仪、24小时视频脑电检测仪,32导无纸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仪、成人及儿童心理检测仪、吞咽功能治疗仪等多台先进神经功能检测及治疗设备。

  “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我是从小看着它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还记得刚刚建科的时候,几个科室共用一层楼,现在有了独立的一个楼层,由一个区分成了三个区;当时设备和人才也比较紧缺,作为科室的带头人,基本可以说是白手打天下。”说道这些变化,唐修明感恩地说道,如今成功获得“院长基金”重点专科建设补助,得益于以院长郭炯光为首的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部职工的齐心协力,以及卒中中心、卒中单元、脑神经中心三大医疗平台和卒中绿色通道。

  唐修明告诉记者,在郭炯光的要求下,该院副院长刘彪亲自抓落实,使得脑卒中绿色通道在去年上半年成功运行,标准高于国内同行。从开始接诊到开始溶栓的时间由60分钟缩短到30分钟,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脑细胞”,“时间就是生命”的积极医学意义。“绿色通道运行的流畅,直接关系到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的存续。院领导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科学优化卒中绿色通道。”唐修明称。

  科室现有神经专科医生12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生7人,住院医生1人。护士长姚雪榕,护理管理理念先进,护理技术过硬,带领出一支优秀护理团队。多名医师及护士曾分别到过国内多间著名医院经过系统的神经科专业学习,基础理论扎实,经验丰富。

  目前神经内科已分为多专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神经内科,共有专业组6个,分别为脑血管病组,神经感染性疾病组,癫痫组,神经遗传与变性组,脊髓疾病专业组,帕金森及其他运动障碍组。科室业务范围全面,收治的疾病种类基本覆盖本学科各种疾病种类。尤其在脑卒中治疗方面,引入卒中单元及卒中中心,对于符合溶栓条件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以及静脉内溶栓治疗;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收入神经重症病房,进行全面治疗救治。

  “现在脑中风越来越年轻化了,以前一般是60岁以上,现在中青年患者较以前明显增加,甚至十几岁的都有。”唐修明介绍,中风年轻化的主要诱因是社会发展及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及个人实际工作收入和期望值相差太远,导致产生心理的矛盾冲突和焦虑纠结。

  脑中风十分凶险,患者轻则致瘫重则致死。唐修明介绍,脑中风分为脑出血中风和脑缺血中风,是一种以突然晕倒、不醒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的疾病。诱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以及吸烟、酗酒、肥胖、食盐摄入量过高、缺乏合理运动、遗传因素等。脑中风发病急骤,不及时抢救易留下后遗症,甚至生命危险。目前,全球9%的死亡源于脑中风,在西方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死因,在我国成人死亡和致残原因中列首位。

  唐修明表示,应将脑中风危险因素降至最低,控制血压、血胆固醇水平,拒绝吸烟,预防糖尿病、肥胖;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饮食清淡,少吃盐,充足饮水,作息规律,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